太原治疗失眠的医院太原治疗抑郁症的医院 太原精神病院哪家好
当前位置: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 > 躁狂症 > 躁狂综合征:情绪 “暴走”,思维和行动为何也跟着 “疯狂

躁狂综合征:情绪 “暴走”,思维和行动为何也跟着 “疯狂

来源: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 时间:2025-02-17 08:46:41

   在精神健康领域,躁狂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存在。当情绪像脱缰的野马般 “暴走” 时,患者的思维和行动也会跟着陷入 “疯狂” 状态。这种状态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困扰,也会对其周围的人产生影响。下面,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躁狂综合征。

躁狂综合征:情绪 “暴走”,思维和行动为何也跟着 “疯狂

  一、躁狂综合征是什么

  躁狂综合征,指的是以情感高涨、思维奔逸以及动作增多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。在这种状态下,患者整个精神活动呈现出活跃且增多的态势,症状之间以及症状与环境之间,基本保持协调一致。该综合征在双相躁狂发作中较为常见,同时也可能出现在某些中毒性精神病当中。简单来说,躁狂综合征可以用 “三高” 来概括,即情感高涨、思维奔逸、意志行为增强 ,也就是在情绪、思维、行动这三个维度均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。

  二、情绪 “暴走”:情感高涨与易激惹

  情绪高涨是躁狂综合征的核心表现之一。患者在一段时期内,情绪持续处于增高的状态,这种情绪极具感染力,能够引发周围人的共鸣。他们自我感觉良好,心情格外愉悦,始终处于异常兴奋、乐观热情的状态,神采飞扬,表情丰富多样,仿佛没有任何烦恼能够影响到他们。对诸如悲伤、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感知受到抑制,给人一种 “刀枪不入” 的错觉。有时在谈及伤心之事时,患者可能会痛哭流涕,但转眼间又能恢复常态,甚至喜笑颜开。

  患者还会自我评价过高,常常形容自己 “站在世界之巅”,甚至会产生 “狂妄自大” 的体验,比如坚信自己能够改变社会规则。但有时,患者的情感高涨表现并不典型,反而以易激惹为主。具体表现为容易因一些琐碎小事而大发雷霆,情况严重时,可能会出现冲动或具有攻击性的言语及行为 。在病情轻度发作时,患者病态的情绪高涨可能难以被他人察觉,但患者的家人以及熟悉患者的人能够明确意识到这种异常情况。通常情况下,患者在躁狂发作的早期阶段情绪较为愉快,后期则容易出现易激惹的情况。

  三、思维 “疯狂”:思维奔逸与奇特观念

  思维奔逸是躁狂综合征在思维方面的典型症状,又被称作观念飘忽,指的是大脑运转速度极快,思维联想的速度显著加快,数量增多,但具有跳跃性。患者的语速和语量相较于平时明显加快、增多,声音洪亮,用词丰富,旁人很难打断其说话,甚至可能出口成章、挥笔成文,常感觉 “满脑子的话迫不及待要倾诉出来”,有时还会觉得说话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。

  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,即随境转移。症状较轻的患者,虽思维活跃、用词丰富,但不至于达到观念飘忽的程度。而症状严重的患者,由于思维速度过快,话语常常省去连接和修饰成分,呈现出概念堆积的状态,无法构成结构完整的句子,这种情况被称为思维跳跃。若概念之间存在音韵上的联系,则称为音联;若表现为意义上的联系,则称为意联。

  患者还会出现夸大妄想,自我感觉极佳,言辞往往过度夸张,说起话来毫无边际,坚信自己在能力、权势、财富、外貌等方面远超常人,即便实际情况并非如此,依然深信不疑,比如,有的患者会自认拥有超能力,或者声称与名人存在特殊联系。主动注意力和被动注意力均有所增强,然而这种增强无法持续,患者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,进而出现随境转移的情况。部分患者存在记忆力增强的现象,在交谈时,话语中常常充斥着大量琐碎的细节,显得十分赘述,而且,他们记忆的时间界限常常变得模糊不清,过去的记忆相互混淆,缺乏连贯性。

  四、行动 “失控”:行为亢进与冲动冒险

  在行动上,躁狂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意志行为动作增多,兴趣爱好广泛,整天忙碌不停。目标导向行为显著增多,患者很难安静下来,不停地制定计划,整日都处于忙碌状态,并且这种行为带有强烈的冲动性,但做事常常是虎头蛇尾,有开始却没有结尾 。

  患者热衷于与人交往,喜欢凑热闹,与人初次见面就仿佛相识已久,爱开玩笑,还会捉弄他人、搞恶作剧,甚至在深夜群发消息,强迫他人参与自己组织的活动。在消费方面,他们花钱毫无节制,肆意挥霍显摆,毫无责任感,可能一天之内就刷爆信用卡去购买奢侈品,或者购买大量重复的物品。行为上较为鲁莽,爱插手别人的事情,情绪容易冲动,行事莽撞,从不考虑后果,比如滥用药物、飙车、进行随意性行为或者故意挑衅陌生人 。睡眠需求也会锐减,连续多日每天仅睡 2 - 3 小时,却依然精力旺盛,毫无困倦之感 。

  五、躁狂综合征的成因

  躁狂综合征的成因是多方面的。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,研究表明,躁狂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,约有 50% 的患者存在家族史,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躁狂症相关的基因,如单胺氧化酶 a (mao-a)、多巴胺 d2 受体 (d2dr) 等,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,从而引发躁狂症。

 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,躁狂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往往与正常人有所不同,尤其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失衡,被认为是躁狂症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感和奖赏相关的神经递质,当其水平过高时,患者容易出现极度兴奋、过度活跃等症状,而去甲肾上腺素则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,其水平过低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、抑郁。脑内的神经递质再摄取过程也可能影响躁狂症的发生,躁狂症患者的脑细胞对多巴胺的再摄取能力降低,使得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增加,从而导致多巴胺水平的升高。

  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,长期的压力、药物滥用、睡眠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躁狂症。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导致大脑释放出应激激素,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,这些激素会影响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,从而引发躁狂症。药物滥用如可卡因、冰毒等也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,进而引发躁狂症。长期睡眠不足则可能导致大脑无法充分休息,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。

  六、躁狂综合征的影响与治疗

  躁狂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巨大,过度乐观可能致使患者忽视现实存在的风险,例如借贷投资虚假项目;也可能引发人际冲突,比如因易激惹而攻击他人。患者决策能力明显下降,常常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,最后往往会导致患者陷入崩溃状态。由于患者在办事时缺乏深思熟虑,所以常常会造成不良后果,这些后果可能引发财务危机,导致法律纠纷,或者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。

  不过,躁狂综合征并非无法治疗。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,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、抗癫痫药、抗精神病药等。锂盐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,有效率为 70% - 80%,但锂盐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,需要定期监测血锂浓度,以调整剂量。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、卡马西平等,也可用于治疗躁狂症,这些药物的疗效不如锂盐,但副作用较小。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、氟哌啶醇等,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,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大,一般不单独使用。

  心理治疗也能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,提高应对压力和情绪的能力,减少复发的风险,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、人际关系疗法、心理动力疗法等。对于严重的躁狂症患者,还可能需要物理治疗,如电抽搐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。电抽搐治疗一般用于严重自杀、木僵或拒食的躁狂症患者,或锂盐治疗无效的患者。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无抽搐的物理治疗方法,适用于轻中度躁狂症患者 。

  躁狂综合征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精神病症,了解其症状、成因和治疗方法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它。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类似躁狂综合征的症状,应及时建议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