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相情感障碍,犹如一场在心灵深处肆虐的风暴,让患者的情绪在狂喜与抑郁的两极之间剧烈震荡。他们时而如同置身云端,充满无限活力与激情,思维敏捷、自信爆棚;时而又坠入黑暗深渊,被绝望、无助与疲惫彻底淹没。这种如同 “情绪跷跷板” 般的极端波动,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患者的内心世界,也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掀起惊涛骇浪。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、成因及其带来的挑战,对于患者及其家人、社会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至关重要。
一、双相情感障碍:极端情绪的交替上演
双相情感障碍最显著的特征,便是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交替出现,或是呈现混合发作的状态。在躁狂发作阶段,患者仿佛被注入了无限能量,情绪高涨到近乎失控。他们自我感觉良好,拥有强烈的自信,甚至达到自负的程度,坚信自己无所不能。思维变得异常敏捷,想法一个接一个地涌现,言语增多且语速极快,滔滔不绝,旁人几乎难以插话。同时,患者的活动量大幅增加,可能疯狂购物、进行不切实际的投资,或是制定宏大却难以实现的计划。他们睡眠需求减少,即便只睡很少时间,第二天依然精神饱满,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异常。
而当抑郁发作时,患者的世界瞬间从绚烂跌入黑暗。情绪极度低落,陷入深深的悲伤、绝望与无助之中,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,曾经热爱的活动也变得索然无味。他们感到自己毫无价值,是家人和社会的负担,对未来充满绝望,认为生活没有任何意义。在行为上,患者变得行动迟缓,不愿与人交流,常常独自发呆,甚至出现睡眠障碍、食欲不振等问题,严重者还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。
除了典型的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,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混合发作,即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体验到躁狂和抑郁的症状。例如,患者可能在情绪激动、思维活跃的同时,又感到极度的悲伤和绝望,这种复杂且矛盾的情绪状态,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和困扰。
二、情绪震荡背后的生理与心理机制
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,有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。从生理角度来看,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是重要原因之一。血清素、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方面起着关键作用。当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、传输或受体功能出现异常时,就会导致情绪的不稳定。在躁狂发作时,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,使人产生兴奋、愉悦的感觉;而在抑郁发作时,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水平下降,引发情绪低落和消极思维。
同时,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与双相情感障碍密切相关。研究发现,患者的前额叶皮层、海马体、杏仁核等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。前额叶皮层负责情绪调控和决策,其功能受损会导致患者难以控制情绪的极端波动;海马体与记忆和情绪调节有关,它的萎缩可能影响患者对积极情绪的记忆和体验;杏仁核则在情绪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,其过度活跃会使患者更容易出现情绪的剧烈变化。
在心理因素方面,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与患者的个性特点、生活经历密切相关。具有敏感、情绪化、追求完美等个性特质的人,更容易在压力下出现情绪问题。此外,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,如虐待、忽视,或是成年后的重大生活事件,如失业、失恋、亲人离世等,都可能成为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导火索。这些心理创伤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,使其在面对生活压力时,更容易陷入情绪的极端状态。
三、剧烈情绪震荡对生活的冲击
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狂喜与抑郁间的剧烈震荡,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严重冲击。在人际关系方面,患者在躁狂发作时的过度热情、冲动行为,以及抑郁发作时的冷漠、孤僻,都让身边的人难以理解和接受。家人可能会因患者的反复无常而感到困惑和疲惫,朋友也可能因为无法适应其情绪的极端变化而逐渐疏远。患者自己也会因为这些人际关系的问题而感到痛苦和孤独,进一步加重病情。
在工作和学习上,这种情绪波动同样造成了巨大的阻碍。躁狂发作时,患者可能会因过于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,影响工作业绩;抑郁发作时,又会因为缺乏动力和精力,无法正常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。频繁的病情发作导致患者难以维持稳定的工作和学习状态,甚至可能失去工作机会,学业也被迫中断,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。
此外,双相情感障碍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长期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,使患者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。同时,患者在躁狂发作时可能会过度消耗体力,而抑郁发作时又可能忽视自身健康,不注意饮食和休息,这些都进一步损害了身体健康。
四、应对 “情绪跷跷板”:治疗与支持并重
面对双相情感障碍带来的挑战,科学的治疗和全面的支持是帮助患者稳定情绪、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。药物治疗是基础,通过使用心境稳定剂、抗精神病药物、抗抑郁药物等,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,控制躁狂和抑郁发作,稳定情绪状态。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坚持规律服药,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,以免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。
心理治疗同样不可或缺。认知行为疗法(CBT)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,提高情绪调节能力;人际治疗则注重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,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。通过心理治疗,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,学会应对情绪波动的方法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家人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、关爱和耐心,学习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知识,了解患者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表现,帮助他们按时服药、定期就医。同时,社会应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宣传和科普,消除对患者的偏见和歧视,为他们创造一个包容、友善的环境,让患者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,更有勇气和信心面对疾病,在 “情绪跷跷板” 的剧烈震荡中找到平衡,重新拥抱美好的人生。
热点关注 Hot spots